暮春细雨润闽东,恰是人间读书天。4月23日下午,宁德市图书馆内墨香萦绕,由宁德一中与宁德市图书馆联合主办的以“读经典成君子,品书香润人生”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读书日共读活动如期举办。活动现场,八位学子畅谈阅读经典的体悟;中共宁德市委党校黄玥老师以“经典阅读与君子品格塑造”为题,系统解构典籍中的德育密码;呈现了一场思辨与情怀共振的阅读盛事。宁德市图书馆副馆长雷安均,宁德一中工会主席李晖率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郭垣峰、副主任潘源祯,与高二语文教师陈俊梅、吴婷婷及36名学生代表共品这场文化雅集。
此次读书分享会的举办,得益于前期系列阅读活动的充分预热。近期,宁德一中已围绕世界读书日主题,在校园内掀起了阵阵书香浪潮——各班教室后墙的黑板报纷纷换上“书香浸润心灵”“经典照亮人生”等主题版面,图文并茂地推介中外名著;高一、高二年段更是以班级为单位,陆续开展“好书共读”“片段精读”“心得互享”等形式多样的读书分享会,同学们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让阅读从个体体验升华为集体精神盛宴,为走进市图书馆的深度分享奠定了浓厚的阅读氛围。
下午,我校师生一行抵达宁德市图书馆后,首先在解说员的引导下开启了场馆参观之旅。当步入独具闽东文化标识的畲族文化馆时,展柜中陈列的《高皇歌》手抄本、凤凰装银饰、畲族刺绣等珍贵藏品 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解说员详细介绍了畲族民歌、婚俗、服饰等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这些文化元素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师生们驻足于展现畲族迁徙历程的全息影像前,沉浸式感受着这片土地上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独特魅力。
参观结束后,分享会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读书分享会由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高二年段长潘源祯老师担任主持。八位学生代表依次登台,分享他们阅读经典的感悟,将经典与 “读经典成君子” 的主题紧密相连。
经典推荐1:《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高二(15)班林萱同学作为首位分享者,以黑塞作品《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开场。她从“当死亡近在眼前时,人究竟该怎样活着” 这一深刻命题出发,结合主人公在生命尽头仍热情创作的情节,将书中“全情投入当下” 的理念与高中生学习生活相联系,比如把解数学题类比为艺术创作,认为这是“把焦虑调成水彩的过程”,也是成长。她在分享中融入青春视角,用书中 “我别无所求,只想被阳光晒透” 作结,展现出经典阅读对思考生命意义的启发,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经典推荐2:《简・爱》
高二(13)班郑雅婷同学从 19 世纪女性作家的困境入手,解读《简・爱》。她将简・爱离开罗切斯特的抉择,解读为对“依附性生存” 的拒绝,指出简·爱守护的是灵魂平等的入场券。结合校园里的容貌焦虑和社交压力,她认为简·爱的尊严观教会我们在分数、外貌等标签之外,锚定自我价值。通过剖析简·爱经典独白的现代意义,她强调真正的独立始于拒绝用他人的标尺丈量自己,从经典文学中探寻当代青少年自我认同与君子品格中独立精神的关联。
经典推荐3:《文化苦旅》
高二(13)班刘苏霄同学以余秋雨《文化苦旅》为切入点,围绕文化传承展开思考。她紧扣“苦旅”内核,指出这不仅是身体的跋涉,更是文人面对历史伤痕的精神求索。从《道士塔》的文物流失之痛,到《阳关雪》对文人风骨的叩问,再到《风雨天一阁》对文化守护精神的礼赞,她层层剖析。同时,她将莫高窟网红打卡潮与百年前文物流失对比,追问传统在现代化浪潮中的延续,呼吁青少年守护文化火种,并将“君子精神”解读为在功利浪潮中保持清醒,以“千般荒凉,以此为梦”号召大家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展现出从经典中汲取文化传承责任与君子担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