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一场精彩纷呈、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在宁德一中初中部璀璨启幕。此次“海峡两岸大学生公益科普支教活动”由宁德市科协、厦门大学、海峡导报社联袂主办,宁德一中鼎力协办,更邀得台湾金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师生共襄盛举。历时三天,这场沉浸式的科技之旅不仅点燃了参与者对科技的无限热情,更在两岸三地师生心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画上了圆满而绚烂的句号。
活动伊始,启动仪式上热情洋溢的氛围便预示了这将是一次难忘的科技之旅。紧接着,台湾金门大学的李金谭教授和厦门大学的郑高峰教授分别带来了《人工智能与AR技术:让想象照进现实》和《高超声飞行器传感系统:触摸天空的脉搏》两场精彩讲座。讲座中,掌声与惊叹声交织,孩子们在“哇”声中推开了未来科技的大门,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专家领航 • 洞见未来——
台湾金门大学李金谭教授《人工智能与AR技术:让想象照进现实》
厦门大学郑高峰教授《高超声飞行器传感系统:触摸天空的脉搏》
——沉浸实践 • 智造青春——
三天的时间里,两岸三地的师生们共同沉浸在科技的海洋中。同学们在代码与机器人的默契协作中,轻轻揭开智能机械的神秘面纱;在程序与行空板的灵动碰撞里,聆听人工智能的澎湃心跳。每一次调试、每一次运行,都让科技从抽象概念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活动现场,孩子们的惊叹声和笑容,无不透露出对未来世界的无限憧憬与期待。
此次活动中,宁德一中的学生们展现出了极高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香港科大的老师和学长们对宁一少年的自学能力、提问水平以及批判思维赞不绝口,认为他们初步具备了未来科学家的雏形。金门大学的学长更是感慨:“他们提出的问题,比我们研究生还尖锐!”而宁一的学生代表王同学则表示:“我们不仅看见了机器人,更看见了自己未来的模样。”
宁德一中副校长苏华春在活动总结时表示:“把课堂打开,把世界引进来。这次公益科普不是终点,而是宁德一中‘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校发展’的新起点。”他坚信,今天种在少年心中的科技种子,终将在国家建设与时代进步的洪流中长成参天大树。
三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两岸师生间建立起的深厚友谊和共同探索科技的热情却将永远延续。此次活动不仅为宁德一中落实德育工作实践育人目标提供了平台,更提升了两岸学子的文化与民族认同感。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两岸青年的心灵,让文化的差异在代码的世界里消弭,心灵的共鸣在创意的火花中绽放。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这样的交流平台能够持续搭建,让科技的种子在更多年轻心灵中生根发芽。愿两岸青年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保持对科技创新的热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携手同行、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