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宁德一中2024年秋季新教师岗前规范化培训

发布时间: 2024-09-12 14:48 点击数:{{ pvCount }} 字体:    

  金秋送爽,硕果累累;青春奕奕,芳华灼灼。9月8日上午,宁德一中教师发展中心举办2024年秋季新教师岗前规范化培训活动,全校32名新教师参加。培训旨在引导新教师熟悉教育教学常规,了解工作岗位职责,提高教学技能及班级管理水平,促进新教师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张海容主持开班仪式,对本次培训的整体安排进行说明,要求新入职教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珍惜并充分利用好本次培训机会,为迈上新岗位起好步、开好头。

  宁德一中党委书记陈坤其出席上午开班仪式并致辞。陈书记首先代表学校对新教师致以诚挚的欢迎。接着,陈书记结合宁德一中办学理念与发展愿景,为新教师明确职业目标,绘制教育蓝图。他勉励新教师面对新岗位新任务,要有新目标、新作为;要加强学习研究,提升学科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要厚植师德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培根铸魂为学生成长奠基。他希望,新教师要“为自己的未来努力”“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为学校的未来添彩”,要发挥教育家精神中的躬耕态度,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宏大追求,在宁德一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陈书记的讲话深深触动了每一位教师的心,激发了老师们心中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责任担当。

 

  彭明河副校长讲话中,强调新教师是肩负着国家期待、学校期待、学生期待、家长期待加入教师队伍,所以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角色转变”。彭副校长结合自己的职业成长经历提出了四条切实可行的建议,要做到:心中有爱、眼中有人、手上有活和脚下有风,期待新教师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保持坚定的信念、怀揣爱心与梦想,刻苦钻研、砥砺前行,努力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成为真正的“四有”好老师。

 

  开班仪式结束后,培训随即开始。

  校党委委员余慈榕就“发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好老师”主题,从学校历史文化、教师人才构成、师德师风内涵和规范等方面进行介绍。当前学校教师队伍呈现出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特点,这既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引领目标,是压力也是动力。最后他就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政策文件进行细致解读,引导新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随后,学生发展中心负责人郭垣峰向新老师讲解了《班主任管理艺术》。他强调班主任工作始终要围绕着“立德树人”的目标做精做细。他结合自身班级管理的经验和育人方略,从八个方面说明班主任工作的特点。从规则建立、确立目标、总结反思等方面给出班级管理的应对策略。为提升新教师在家校协同育人方面的能力,分享了实用有效的沟通策略和方法,力求家校同心、同向、同行,赋能学生成长。

 

  9月8日下午,课程与教学中心左友松主任对学校教务的职能分工进行说明,中心工作以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为核心,主要分为教学常规、教学业绩、教学担当、教学反馈四项内容。并从上课、辅导、考试、作业等方面强调了教学管理常规的日常落实。基于简约课堂,左主任还从解读教材、教学设计、练习、作业设计和评价方法等,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专业的引领。

 

  围绕“三新背景下,教师如何有效开展教研工作”这一主题,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张海容从木匠工人与雇主的故事导入,说明任何一种工作的做事态度都会决定明天要住的“房子”,所以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应积极进行自我诊断,并做好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她提出,不论是教育,还是教学,应该是先有问题,再有研究。教研是教师的专业生存方式,要让教育教学研究聚焦日常,而在个人教研学习过程中,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最后,她强调要让读书成为一种内在需求,教师的成长之路就是 “读书、思考、写作、实践”。

 

  为了让新教师更好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最后,由林秋华老师“以基于PBL的口述历史研究性学习为例”作《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专题讲座。林老师从研究性项目学习的定义和定位入手得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并对实际开展过程中项目启动、计划与筹备、实施与跟进、项目终结各个环节的要点进行指导策略的详细说明,让在场的教师收获良多。

 

  奋楫开新局,融新再启航。岗前培训作为教师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是成为优秀教师教育之路的起点。此次培训不仅为新教师成长铺就了进阶之路,更是一份青蓝的传承和希望。未来专业化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新教师将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履践致远,行而不辍,芳华待灼,砥砺深耕,共同谱写宁德一中教育的新篇章!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