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
黄晓璐老师先通过展示现实中的无盖长方体物体,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类似物体。学生在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无盖的正方体收纳盒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发展空间观念。教师通过展示5个小组的成果,引导学生明确影响长方体容积的因素,进而引导学生结合图表探究如何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纸盒,如何找到一个最优的x值。整节课紧扣课标,贯彻落实核心素养,从预问题、提问题、预方案到调方案,条理清晰,有条不紊。
方福景老师在一个实际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将正方形纸片怎样裁剪,才能使剩余部分能够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形盒子?方福景老师收集学生课前制作的不同类型的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形纸盒,并让学生分享设计思路,在分析不同纸盒及其展开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任务一:如何裁剪才能折成无盖长方形收纳盒?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任务二:长方形盒子的容积变化情况。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表格计算分析边长为整数、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等情况下盒子的容积,进而完成任务三:探究长方形盒子的容积更大值。最后,师生共同讨论课后可继续探究的问题,总结在制作过程中运用到的数学知识、方法和经验。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把学生设计的细节具体化。真正做到了每一位学生都有探究、有体会、有收获。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彭光清老师和各校与会老师均对两节课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两节课为如何上数学综合实践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