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集备教研 促进课程改革——宁德市初中主题教研活动暨教学开放活动在我校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24-12-02 15:13 点击数:{{ pvCount }} 字体:    

  数学学科

  宁德一中黄晓璐老师和福鼎一中方福景老师执教数学综合实践课——《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收纳盒》。

  黄晓璐老师先通过展示现实中的无盖长方体物体,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类似物体。学生在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无盖的正方体收纳盒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发展空间观念。教师通过展示5个小组的成果,引导学生明确影响长方体容积的因素,进而引导学生结合图表探究如何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纸盒,如何找到一个最优的x值。整节课紧扣课标,贯彻落实核心素养,从预问题、提问题、预方案到调方案,条理清晰,有条不紊。

 

  方福景老师在一个实际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将正方形纸片怎样裁剪,才能使剩余部分能够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形盒子?方福景老师收集学生课前制作的不同类型的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形纸盒,并让学生分享设计思路,在分析不同纸盒及其展开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任务一:如何裁剪才能折成无盖长方形收纳盒?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任务二:长方形盒子的容积变化情况。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表格计算分析边长为整数、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等情况下盒子的容积,进而完成任务三:探究长方形盒子的容积更大值。最后,师生共同讨论课后可继续探究的问题,总结在制作过程中运用到的数学知识、方法和经验。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把学生设计的细节具体化。真正做到了每一位学生都有探究、有体会、有收获。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彭光清老师和各校与会老师均对两节课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两节课为如何上数学综合实践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启示。

 

  随后,宁德一中党委书记陈坤其作了题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基于中学数学的视角》的学术讲座。陈书记从“拔尖翘楚,国之栋梁”“多维甄选,匠心培育”“硕果盈枝,璀璨华章”“继往开来,臻于至善”四个方面展开,旨在进一步引发教师们对拔尖人才培养的思考。

 

 

  道法学科

  11月18日下午,宁德一中张观嫆老师和寿宁坑底中学叶储红老师带来了《敬畏生命》的同课异构教学。

  张观嫆老师以哀劳山为例,通过“生命之真——为何敬畏生命”“生命之善——怎样敬畏生命”“生命之美——书写生命誓言”三个环节对学生的思、行、悟进行引导。首先通过哀劳山遇险案例、救援案例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再从法院宣判、女博主失联、党和国家对生命的守卫三个案例以及盲人之旅的活动引导学生得出怎样敬畏生命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之美,和学生共写生命誓言。整节课活动丰富,结构清晰,化难为易,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叶储红老师围绕生活中常见的台风这一现象展开,整节课分为“悟生命之珍贵”“践生命之智慧”“启思导行”三个主要环节。首先通过展示台风带来破坏的数据,以及驻海口军警奋不顾选择“逆行”救援的案例引导学生感悟为何生命珍贵。老师再以邻居在台风天求援的情境开展小组讨论,带领学生思考应如何做,从生活化的情境中得出结论,并展示台风摩羯官兵救援画面,上升至党和国家层面怎么做。最后,教师以“因为敬畏,所以无畏”“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两个观点激发学生讨论,做到启思导行。整堂课层层递进,既强化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把握和理解,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在评课环节中,张观嫆老师和叶储红老师先各自阐述教学设计理念,分享在备课中的思路和教学反思。接着与会教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大家一致肯定两位老师:教学功底扎实、思路清晰、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优势,善于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11月19日上午,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员夏倩倩老师带来了题为《巧用案例巧学 促进知行合一》的专题讲座,夏倩倩老师从新时代思政课的定位、案例教学的内涵和意义、实施步骤、注意事项四个方面,通过展示和分析一线教师宝贵的实践经验,梳理案例教学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具体策略,为道德与法治教师们正确理解案例教学,在实践中落实案例教学要求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化学学科

  宁德一中魏钰丹老师与霞浦七中刘晓玲老师围绕跨学科实践活动——“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

  魏钰丹老师以生动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水质的重要性及当前水质问题的严峻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设计“观水有道”“治水有方”“护水有方”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在自制净水器环节,魏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如沙子、石子、活性炭、纱布等,动手制作简易净水器。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过滤、吸附等净水原理,还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科学的魅力。

 

  刘晓玲老师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介绍了古代净水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设计虚拟网页让学生声临其镜的感受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刘老师设计三个学习任务,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净水过程,从水质检测再到自制简易净水器,最后提炼出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两节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跨学科主题将化学、物理、生物等多学科知识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创造中成长。此次同课异构的公开课活动,不仅展示了跨学科教学的独特魅力,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启示。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陈惠明老师作题为《跨学科实践在命题呈现形式的探索》的学术讲座,旨在进一步深化教师们对跨学科实践活动的理解,探讨如何将跨学科的理念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从而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现场气氛活跃,老师们纷纷围绕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陈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教育科研处负责人陈善松主任为大家带来题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课堂教学的挑战与转型》。陈主任提出课堂教学的转型需要教师转变课程理念,理解课标要求,要关注学科素养,要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三全育人,从“教分”到“育人”。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暨教学开放活动既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展示风采的机会,也为观摩教师提供了博采众长的平台。与会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开阔教学思维,更新教学理念,更好地践行新课标的精神。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