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闽东之光,赓续红色血脉——记宁德一中政治教研组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23-03-31 15:52 点击数:{{ pvCount }} 字体: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而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和福建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建设,助力高中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宁德一中政教处组织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于2023年3月11日前往福安柏柱洋中共闽东特委旧址、闽东苏维埃旧址、历史文化名村溪柄镇楼下村等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弘扬闽东之光,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以植根爱国情怀、提高教师素养为出发点,以高中思政课堂建设为着力点,让主题研学活动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第一站:砥砺初心·走进千年古寺,探寻红色记忆

  狮峰寺位于福建宁德福安市溪柄镇柏柱洋山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史悠久,因独特地理位置成为土地革命时期闽东政治和军事核心区。1934年间,闽东党、政、军不少重要会议在寺里召开,如:闽东红带会、闽东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福(安)霞(浦)农代会等,使千年古刹焕发出新的光彩。教师们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该寺在闽东苏区创建,以及镇压反动大刀会和保卫苏区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贡献;感悟中国共产党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的历史必然,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教育的初心使命。

  

  

  

第二站:薪火相传·参观“四大旧址”,追寻红色足迹

  老区精神,薪火相传。柏柱洋是闽东革命的摇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与当地革命领导人马立峰、詹如柏、阮英平等一道,创建了近万平方公里的闽东苏区,至今遗留下许多革命的事迹,保存许多较为完整的革命活动旧址。

  

  

  教师们先后参观了共青团闽东特委机关旧址,中共闽东特委旧址,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闽东妇女工作团办公旧址,近距离体会当年革命先锋的那一股冲天的战斗豪情,再一次被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追求、舍小家顾大家的忘我境界、高超的斗争智慧深深地感动。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作为思政课教师,更有责任用好红色资源、传承革命薪火,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三站:赋能增效·深入楼下名村,点燃红色引擎

  溪柄镇楼下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近年来,楼下村全力以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党建引领夯实战斗堡垒,发挥特色优势做强产业支撑,优化生态资源提升发展质量,激发人才活力赋能乡村振兴。

  当天下午,教师们主要参观了被誉为“古民宅博物馆”的楼下村古民居群,领略雄浑壮观、格调典雅、融时代精神、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与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底蕴。走进“崇文善德”“里仁为美”等5座古民宅研学实践基地,了解楼下村依托古民居与大宅院创办“五云书屋”“乡村私塾”“家风家训”等传承活动,感受特色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增添的独特魅力。具有“楼下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也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素材,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丰厚的滋养。

  

  

  

  

  最美的教育在实践,最好的课堂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一路上,我们踏着青山绿水去寻找那些鲜红的记忆和炙热的情怀,不忘来时路,重访闽东红色遗址,聆听革命感人故事,体验乡村振兴魅力。今后,我们将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将伟大的民族精神融入思政大课堂建设中,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进一步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作用。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