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飞到高飞,从滴涌到奔涌 ——宁德一中高二开展“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主题班会

发布时间: 2025-05-20 09:16 点击数:{{ pvCount }} 字体:    

  5月19日下午,宁德一中高二15班班主任陈嘉熠老师于知行楼录播室围绕“从先飞到高飞,从滴涌到奔涌——高二学习规划与坚持力培养”主题展开班会,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汲取“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中的精神力量,明确奋斗目标,坚定落实目标,为青春梦想奠基。校长王神华率学生发展中心负责人郭垣峰、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朝华、潘源祯,与高二全体班主任共同参与本次观摩活动。

  篇章 1:勇于追梦 —— 挖掘 “脱贫奇迹” 先锋启示

  班会在陈老师亲切的开场中开启,她以 “高二学习如马拉松,途中困难重重,在座同学们都曾遇到过哪些挑战?” 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学们踊跃举手,分享自己在学习中遭遇的动力不足、方向不明确等问题,现场气氛迅速活跃。

  

  随后,陈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组极具冲击力的对比图片:1988 年宁德市寿宁县下党村交通闭塞、生活贫苦,而 2025 年的下党村道路宽敞、灯火通明、生活富裕。同学们在直观感受下党村巨变的同时,发出阵阵惊叹。陈老师趁势引导:“下党村是如何实现这一脱贫致富奇迹的呢?”

  陈老师引用中共福建省委发布的“摆脱贫困——福建宁德下党脱贫纪事”英文版视频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弱鸟先飞”的讲话内容,深入剖析宁德精神内涵,强调贫困地区和群众具备 “飞” 的意识和行动的重要性。在互动环节,陈老师邀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将“弱鸟先飞”精神迁移到学习生活中。各小组讨论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表见解。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陈老师认真倾听,给予总结和提升,引导学生将 “弱鸟先飞”精神融入学习实践,勇于追梦,主动突破学习困境。

  

  篇章 2:敢于追梦 —— 破解 “弱鸟先飞” 学习密码

  “同学们,在学习中,‘弱鸟’又是指什么呢?”陈老师抛出问题。接着,她详细阐述被动等待型学生和主动规划型学生的表现差异,鼓励同学们挖掘自己的内在驱动力。

  在“我的先飞宣言”环节,陈老师鼓励学生勇敢宣读自己想要 “先飞” 的原因。同学们踊跃参与,有的为突破弱势学科,有的为实现人生理想,还有的为证明自我价值。教室里响起阵阵掌声,同学们眼神坚毅。

  

  “高中这场马拉松,你们的目的地究竟在哪里呢?” 陈老师发放 “理想之树”便签纸,组织 “装点理想之树”活动。同学们认真写下目标,并分组贴到黑板的“理想之树”上,同学们把自己的理想贴在班级的这棵理想大树下,梦想在此刻扎根发芽。

  

  篇章 3:坚于追梦 —— 建构 “滴水穿石” 学习系统

  陈老师用“我们的‘理想之树‘已经扎根发芽,那该用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策略让我们这棵大树更加枝繁叶茂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 “滴水穿石” 精神的阐述,让同学们体会“滴水穿石”精神在实现梦想途中的重要性。为加深理解,她开展看图猜成语活动,同学们积极抢答,在一答一问之间,对 “滴水穿石” 精神特质的认知不断加深,明白了学习规划和坚持规划的重要性。

  在“体会规划的力量”环节,陈老师展示了学姐的学习规划,为同学们树立榜样的力量。

  在同学们惊叹学姐学习规划详尽之余,陈老师推出了 21 天习惯养成计划,引导同学们每个人制定自己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列下微习惯及奖惩措施。她还邀请小组代表上台分享计划,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

  

  此次主题班会课是宁德一中深化“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进校园活动的生动实践,以“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为精神纽带,通过深入挖掘“滴水穿石”“滴水穿石”精神内涵,结合丰富互动和实际案例,为高二学子注入成长动能。陈嘉熠老师以脱贫奇迹为镜、以青春理想为笔,引导学生在互动中明志、在规划中笃行。当“理想之树”贴满青春誓言,当21天计划化作行动指南,宁德一中高二学子正以“先飞者不惧慢”的勇气破茧成蝶,以“滴水者终穿石”的毅力积蓄奔涌力量!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